50%干度、69%有機物含量的造紙污泥低位發熱量為6000kJ/kg,28%干度、69%有機物含量的造紙污泥低位發熱量幾乎為0kJ/kg。可見造紙污泥干度對熱值有巨大影響,污泥中高水分使其能源利用率低,為減少能源損失,需要對污泥進行深度脫水。造紙污泥脫水也是污泥減量化中經濟的一種方法,也是污泥處置如焚燒、堆肥等必不可少的環節。
1 造紙污泥的脫水機理
造紙污泥中的固體顆粒主要為膠體粒子,有復雜的結構,與水的親和力很強。按水分在污泥中存在的形式可分為間隙水、毛細水、表面吸附水和內部水四種,污泥水分存在形式如圖1所示。
2 造紙污泥的性能計算
污泥灰分測量條件為:525℃、4h,鹽酸溶解后再在575℃、保溫4h條件下測量硅和硅酸鹽含量。
有機物比重一般等于1,無機物比重約為2.5~2.65,以2.5計,干污泥的比重計算式為:
濕污泥的比重計算式為:
污泥的燃燒熱值可用下式計算:
3 造紙污泥的調理
調理的目的不僅要減小過濾時的阻力,也要減小污泥的可壓縮性。污泥調理主要有生物調理法(好氧、厭氧消化)、化學調理法和物理調理法。
常用的污泥物理調理方法有加藥、冷凍和加熱調理。加熱處理時污泥中的細胞體受熱膨脹而破裂,釋放出蛋白質和膠質、礦物質和細胞膜碎片。膠體結構被破壞,大量釋放出內部結合水,從而提高污泥脫水性能;冷凍熔融處理中,污泥絮體結構更加致密,結合水含量減少,因而污泥脫水性能明顯改良。加熱和冷凍調理雖然優點多,但因其投資大、能耗高,世界各國應用的較少。
化學加藥調理因為操作簡單、效果好而成為比較常用的方法。常用調理劑分有機和無機調理劑兩類。有機混凝劑能極大地提高污泥過濾速度,但不能降低污泥的可壓縮性;無機混凝劑對過濾速度的提高作用不大,但可作為骨架使污泥絮體在脫水時保持多孔性,阻止絮體的崩潰,降低泥餅的可壓縮性。
超聲波-復合絮凝劑可以強化污泥脫水效果,減少有機絮凝劑的用量。超聲波處理活性污泥可增加空化泡的數目,從而提高污泥的活性,改變污泥的團聚性能。
4 胞外聚合物及生物絮凝劑
EPS主要含有聚糖、蛋白質、DNA、脂類和其它的生物聚合物,在生物膜和顆粒污泥中起膠粘劑作用。EPS像一個高度水化的膠囊包裹著細箘,作為粘性物質分散在溶液中。EPS可以阻止細胞干燥并且作為“離子交換樹脂”,控制離子從溶液進入細胞,從而幫助細箘細胞生存。
生物絮凝劑(microbial flocculant,MBF)是有微生物產生的可使水中不易沉降的懸浮顆粒、菌體細胞等凝聚沉淀的特殊高分子物質,主要成分為糖蛋白、胞外多糖、蛋白質、纖維素和核酸。EPS與污泥的脫水性能及絮凝性能均有關,可否抽提作為生物絮凝劑?與傳統的人工合成絮凝劑相比,MBF具有無害和可生物降解等特點。用奇異變形桿菌所產MBF與氯化鈣混合對活性污泥進行脫水試驗取得了較好的脫水效果,優于單獨投加PAM或PAC。
5 EOD脫水技術
電滲透脫水技術(electroosmotic dewatering,EOD)屬于微能技術,所謂電滲透就是在給物料加上電場后,物料中極化了的水分子及其各種離子會在電場作用下定向運動,從而使物料脫水的現象。電滲透脫水的優點:在整個過程中,物料不升溫,調節物塊形狀可以提高脫水的速率和效率,升高所施加電場的電壓,可有效地提高電滲透脫水速率。電滲透脫水作為新興的固液分離技術,具有脫水率高、操作靈活方便等特點。
6 結束語
造紙污泥可進行焚燒、堆肥、建材等資源化利用,但前提是需要脫水到一定干度。即便用高壓連續脫水機械,對污泥中的結合水和表面吸附水的脫出效果仍較差,基于這方面考慮,可脫出污泥中的EPS,使部分結合水釋放出來,再綜合機械脫水與EOD脫水技術,以期達到污泥深度脫水的目標。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慧星化工有限公司
聯系方式:18664218741
公司傳真:0757-81826805
公司地址: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博愛東路高鳴城慧星化工有限公司
咨詢熱線
0757-8557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