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中主要以硝酸鹽氮(NO3)為主,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受污染水體的氨氮 叫水合氨,也稱非離子氨。非離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銨離子相對基本無害。
而在養殖塘中,無機氮主要以氨氮、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三種形式存在,簡稱“三氮”,一般來說硝酸鹽氮無害作用,毒性主要來自前兩者。其中氨氮的影響是巨大的,氨分子是脂溶性的,能穿透細胞膜毒害組織。
一、氨氮超標的兩大危害
危害1:
離子氨態氮因為帶電荷,通常不能滲過生物體表,一般對生物無害,且能夠被藻類直接吸收利用。但分子氨能透過細胞膜,具有脂溶性,對水生生物有很強的毒性。
在pH、溶氧、硬度等水質條件不同時,氨氮的毒性也不相同。一般情況下氨態氮的毒性隨pH增大而增大。同時分子氨的毒性也隨水中的溶解氧的減少而增大。
分子氨的毒性表現為:影響養殖動物的正常生長和代謝,損傷魚的鰓組織,降低鰓血液吸收和輸送氧的能力。甚至導致魚的敗血癥。
危害2:
亞硝態氮是極為不穩定的中間產物,在硝化細箘的細箘的作用下,被氧化為低毒的硝態氮,而在水體中缺氧時,好氧微生物受到抑制,厭氣性微生物(如反硝化細箘)大量繁殖,被反原為氨態氮。其毒性為:主要是影響氧的運輸、重要化合物的氧化及損壞器官組織。
三、六大防治措施
1)選擇適宜的放養密度,避免養殖密度過高。
2)控制投餌,做到少量多次投喂(4-5次/天),減少殘餌。
3)控制池水pH值在7.5~8.6、水溫20℃~30℃,防止pH和溫度過高增大氨氮毒性。
4)增加池水溶解氧(4.3mg/L以上),推進氨氮轉化為硝酸鹽,降低氨氮溶解度。養殖后期,增加水中曝氣量
5)勤換水,換水是降低氨氮(低于0.3mg/L)、改良水質有效的措施之一。
6)控制藻相,保持菌藻平衡。
四、三大降解氨氮的途徑
1)通過細胞擴散作用使非離子氨從血液擴散進入水體;
2)通過NH4+與 Na+的離子交換作用排除體外;
3)通過轉化為毒性較小的化合物如尿素氮。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慧星化工有限公司
聯系方式:18664218741
公司傳真:0757-81826805
公司地址: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博愛東路高鳴城慧星化工有限公司
咨詢熱線
0757-8557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