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離子類型匹配污水電荷特性
?陰離子型PAM?:適用于帶正電荷的無機廢水(如鋼鐵、電鍍廢水),通過吸附架橋作用凝聚懸浮顆粒,分子量建議選擇800 萬-1500萬。
中性至堿性(pH 7-12)條件下效果更佳,COD去除率可達85% 以上。
?陽離子型PAM?:針對含有機物的污泥脫水或生活污水處理,通過電荷中和強化絮團穩定性,離子度建議40%-60% 。
酸性至中性(pH 5-8)環境適應性更強,污泥含水率可從95%降至80% 以下。
?非離子型PAM?:適用于酸性(pH 3-6)或高鹽廢水,耐電解質干擾能力強,常用于造紙助濾及油田開采。
?兩性離子型PAM?:處理混合電荷污染物(如印染廢水),兼具電荷中和與吸附功能,綜合脫色率>90% 。
二、分子量選擇與污染物粒徑關系
?高分子量(>1000萬)?適用于細小懸浮顆粒(粒徑<10μm ),如礦業廢水、高濁度市政污水,絮凝效率高且沉降速度快。
?中分子量(700萬-1000萬)?用于中等粒徑顆粒(10-50 μm)的工業廢水,如石油化工污水,平衡處理效率與成本。
?低分子量(<700萬)?適用于大顆粒(>50μm )快速絮凝場景,如粗懸浮物攔截,但需增加投加量。
三、污泥特性及pH環境影響
?污泥類型?有機污泥(如食品加工污泥):優先選用陽離子PAM,電荷密度需≥50%。
無機污泥(如礦業污泥):陰離子PAM更經濟,分子量建議1200萬以上。
?pH適應性?酸性廢水(pH<5):非離子或陽離子PAM 更穩定,避免陰離子型水解失效。
堿性廢水(pH>9):陰離子PAM需配合pH 調節至中性。
四、處理目的差異
?快速沉降?選擇高分子量陰離子PAM
,投加量0.5-2mg/L,沉降時間縮短30%-50% 。
咨詢熱線
0757-8557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