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紡織印染大國,用水量大,廢水排放量大。紡織印染廢水的高排放、高污染已成為制約我國紡織印染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紡織印染行業大量使用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等合成難降解染料和添加劑,以及工藝的不斷升級,紡織印染廢水的處理難度加大。傳統的處理方法已不能滿足日益嚴格的廢水排放標準。為了保證紡織印染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紡織印染廢水處理工藝在不斷升級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
紡織印染廢水主要來源于各種生產加工過程。由于使用的化學原料不同,產生的污染物也不同。紡織印染企業的生產廢水一般占企業總排水量的60%~80%,主要來自退漿、煮練、漂白、絲光、染色、印染和整理。退漿廢水一般占紡織印染廢水總量的15%左右,污染程度較高。化學需氧量通常占總污染物的一半以上,并含有各種泥漿、纖維碎片等污染物。若采用淀粉漿料,退漿廢水的可生化性一般較好,五天生化需氧量與cod的比值可達0.3~0.5。然而,如果使用PVA漿料,退漿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差,BOD5/COD值通常低于0。1.烹飪廢水通常產生量大、堿性強、顏色深、有機污染物濃度高。漂白廢水水量大,但污染程度輕。它是紡織印染廢水中的一種清潔廢水。一般可直接排放或回收。絲光廢水經蒸發濃縮后可回收利用,但最終排放的少量廢水為高堿性廢水。印染廢水具有水質變化大、顏色深、堿性強的特點。特別是使用硫化染料和還原染料時,廢水的pH值超過10。印刷廢水主要包括碳粉、印刷滾筒和絲網清洗水,以及皂洗、水洗和印刷襯布產生的后處理廢水。整理廢水主要為樹脂、甲醛和表面活性劑,廢水量較小。可見,紡織印染廢水具有水質水量變化大、堿度強、pH值變化大、色度深、有機物質量濃度高等特點。如果未經有效處理就排放,將造成嚴重污染,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
好氧處理: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對廢水中的有機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并能去除部分色度。處理后出水水質好,成本低。它廣泛應用于印染廢水的處理,但容易發生污泥膨脹,一般適用于水量小的情況。對于可生化性好的印染廢水,好氧處理對BOD5的去除率一般在80%左右。然而,隨著合成染料和施膠劑的廣泛使用,印染廢水單一的好氧處理方法已不能達到良好的COD和色度去除效果。
厭氧處理:不僅可以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還可以處理中低濃度有機廢水。雖然有機物的去除效果不如好氧處理,但它可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后續生物處理的效果。對于印染廢水,厭氧生物處理可以打破染料中的偶氮基、蒽醌基和三苯甲烷基,但活性染料中間體芳香胺的處理效果很差。在實際的印染廢水處理工程中,厭氧處理法通常與好氧處理法相結合。
厭氧-好氧處理法:主要是通過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將印染廢水中的高分子難降解有機物分解成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續好氧生物處理對有機物的有效去除。厭氧-好氧處理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紡織印染廢水處理方法。具有COD去除率高、脫色效果好、運行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等特點。采用厭氧生物轉盤-好氧移動床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偶氮染料廢水。
生物強化技術:是根據廢水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組成和環境條件,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菌和微生物,以提高廢水處理效率。添加的微生物可由原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馴化、富集、篩選和培養,也可添加降解能力強的外源微生物。該工藝可提高印染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效果,達到良好的脫色效果。利用培養的白腐菌降解甲基橙廢水。結果表明,初始濃度為10~50mg/l的甲基橙廢水脫色率為55.8%~72.6%。
綜上所述,紡織印染廢水具有廢水量大、水質復雜、水質水量變化大的特點。其處理相對復雜。處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和生化法。根據織物所使用的原材料、產品品種和加工方法,特別是各工藝操作中化學品、染料和添加劑的投加量,分析廢水成分的特點,通過技術經濟比較,選擇最佳處理工藝。
咨詢熱線
0757-8557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