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9年三月國家環保局召開關于全國范圍內防污治污碧水藍天項目工作以來,國內環保工作日益嚴峻。
一.政策趨勢
大監管格局形成,開啟深耕時代,縱觀環保產業的發展,2019無疑是一個全新的局面,水土固廢氣的大監管格局已形成。
新的格局下,環保產業已從政策播種時代進入到政策深耕時代。
在政策深耕時代,三個維度的發力將對環保產業的發展起到實質性的推動作用。
1.政策的時間維度:大限將到倒逼產業提速
過去4年,環保行業涉及水、土、氣、固廢處理的政策法規雖然來的有些遲,但終究還是到位了。
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高于93%;
全國地下水質量極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
到2020年,全國所有縣城和重鎮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縣城、城市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5%、95%左右;
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
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
到2020年底前,在電子、包裝印刷、汽車制造等 VOCs 排放行業推行排污許可制度。
受污染耕地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利用率達到90%以上;
2.政策的實施力度:環保督察
種子撒下去了,能不能有所收獲,有多大的收獲,還要看澆水施肥和護養的功夫。
所以,從政策層面看,接下來的重中之重必然是要在環保政策法規的執行上下功夫,而且這將是生態環境部2019起重要的工作。
2019年開始,以生態環境部為主導牽頭的環保督察將會做大大小企業全覆蓋,民企和央企也會做到一視同仁。
隨著環保相關法律法規的就位,涉及環保的處罰,包括罰款與刑事責任,將會得到極大落實。
3.政策的持久性:督查的常態化
2018年,環保部更名為生態環境部,這名字變化的背后是職能與態度的變化。
地方的環保局也在逐步升級為生態環境局,新的機構將會承擔起常態化的環保督察任務。
現在的環保督察不是一陣風式運動,而是化為了各個地方生態環境局日常的核心的工作。
縱觀世界各國的環保發展史,環保都會經歷一個從工程向服務過度的進程。
環境監測作為環保治理產業鏈里關鍵的一個環節,通常情況下會缺席環保行業的上半場的發展,但絕不會缺席環保行業下半場的發展。
所以,從環保全局的角度來看,環境監測將會是環保行業數據化迭代的牽頭部隊。
環境監測領域很大程度上就是環保行業的大數據。
對于公司而言,抓住了環境監測這枚未來的棋子,就相當于給自己的公司的戰略加了一個智能雷達。只有配備了雷達的公司才能實現第一時間的布局和準確打擊。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慧星化工有限公司
聯系方式:18125734080
公司地址: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城南一路銳盈大廈4樓401
咨詢熱線
0757-85579651